[大眾新聞]全國首條六改十二改擴建高速公路迎新進展,"超級公路"背后有何建設密碼
2025-03-18在山東的交通版圖上,一項超級工程正悄然成型——京臺高速齊河至濟南段改擴建項目,這條全國首個由六車道"變身"十二車道的高速公路,不僅刷新了車道數量的紀錄,更在黃河生態保護與智能建造領域樹立起新標桿。馬上探秘這條"超級公路"背后的建設密碼。
車道如何翻倍?
項目起自京臺高速與濟聊高速相交的晏城樞紐,經德州市齊河縣,濟南市槐蔭區、市中區,終點位于京臺高速與濟廣高速相交的殷家林樞紐,全長為23.999公里。
山東高速集團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兩側架橋、中間保通"的絕活:保留中間京臺老路六車道正常通行,左右各建起三層樓高的新橋梁,最終形成老路保通行、新橋添運力的立體格局。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減少黃河水中施工,保障黃河生態與泄洪功能,項目黃河特大橋段采用單側分離加寬雙向六車道設計,新建高架橋兩次以"貼地飛行"的姿態小角度跨越老路,與黃河大橋段相連,這樣的設計在國內尚屬首次。
黃河大橋上演"搭積木"絕活
橫跨黃河的工程堪稱最大挑戰。項目新建的黃河特大橋主跨達410米,是黃河下游流域跨度最大的橋梁。項目團隊在國內首次應用鋼殼-混凝土混合橋塔,鋼殼塔內外層鋼殼既作為結構受力的構造,又作為橋塔砼澆筑的模板,這種類似"鋼殼包混凝土"的黑科技,可以實現像拼樂高一樣組裝鋼殼,既提高了橋塔施工的質量和精度,同時加快了橋塔的施工速度,降低了橋塔施工對既有京臺高速公路交通通行的影響。
既要通車又要施工的"平衡術"
施工期間京臺高速老路始終保持通行,每天數萬輛車從作業區旁呼嘯而過,尤其新建路段需要兩次跨越既有老路,項目負責人形容建設難度:"就像給飛馳的汽車換輪胎!"
為了減少上跨對既有老路的影響,項目上跨高速的鋼混組合梁采用了墩旁支架整聯拼裝整聯橫向頂推的工藝,也就是在路側將鋼混組合梁拼裝好,通過橫移的方式移送至老路上方,不需要封閉交通,以小角度實現跨越。
跨越既有老路,以后要養護必然影響通行。為保障不間斷通行,項目采用全壽命周期理念,跨越現有高速的橋梁結構采用鋼蓋梁+鋼混組合梁的結構形式,鋼蓋梁及鋼梁均采用免涂裝耐候鋼,耐候鋼通過在表面形成“銹層”保護膜,使其承載力和使用壽命均提高10%以上。司乘看到橋體生銹不必擔心,這正是科技賦予的保護色。
這條超級公路,不僅是山東融入京津冀的黃金通道,更開創了超大流量高速公路建設的新模式。當十二車道的車流奔騰在黃河之畔,人們看到的不僅是交通動脈的升級,更是“山東的路”對生態保護與科技創新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