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砥礪奮進擔使命,與路同行寫華章——山東高速集團成立20周年發展紀實
2021-08-2720年間,山東高速集團注冊資本從5億元,增長到459億元;
從受托管理“一條半”高速公路,到運營管理7745公里高速公路;
資產總額從60億元,增長到1.04萬億元;
年營業收入從21億元,增長到1620億元;
經營區域從山東省內,擴展到國內30個省級行政區、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家上市公司,連續14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
山東高速集團用20年時間,砥礪奮進,與路同行,交出了一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亮麗答卷。
歷史總是在一代代人的接續奮斗中展開波瀾壯闊的畫卷。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時刻,山東高速集團走過了20個春秋。
20年前,新世紀的鐘聲猶未遠去,山東省吹響了經濟改革向縱深推進的號角,2001年8月26日,山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風霜砥礪,玉汝于成。回顧20年發展史,山東高速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從成立時僅受托管理530公里高速公路的單一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公司,到如今運營管理7745公里高速公路、資產總額位居山東省屬企業和全國同行業第一,經營領域涉及交通等基礎設施及衍生產業,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及綠色化工等新興產業,金融資產投資與管理等多個板塊,連續14年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大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成為山東交通強省建設主力軍,山東高速用拼搏、激情、實干和創新,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高速高效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之路。
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汲取歷史養分,凝聚發展力量。20年里,變化的是集團公司規模、效益、質量,不變的是山東高速人對黨的忠誠,對事業發展的執著追求。與齊魯交通聯合重組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集團黨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黨建為引領,筑牢國企“根”和“魂”,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主動踐行國家戰略,堅決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朝著“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這一目標昂首邁進,闊步前行。
攻堅克難 開辟高速發展之路
8月20日,日照至蘭考高速公路巨野西至菏澤段改擴建項目正式通車,這是今年山東高速投資建設通車的第二條雙向八車道改擴建高速公路,將有力助推魯西崛起。未來5年,山東高速還將新建、續建高速公路3200多公里,助力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萬公里。交通之利,影響深遠!
然而,相較事業蒸蒸日上的今天,2001年開局之初,山東高速面臨的卻是一番篳路藍縷的境況,運營管理路段有限、企業經營體制不順、現代經營管理人才缺乏。
為了提升運營質量,山東高速以強化管理為突破口,大力實施精細化養護,強化規范化管理,提升路況質量,在2005年全國第一次養護管理大檢查中勇奪第一,在全國同行面前打響了“山東高速”品牌;實施“走出去”戰略,拓展省外市場,2005年成功中標四川省樂山至宜賓高速公路項目。
2006年,是山東高速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乘著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東風,山東高速積極爭取省國資委和省交通廳支持,走上了全面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1月1日,公司所屬高速公路由行政事業性收費改為經營性收費,從此有了自己的營業收入,駛入發展“高速路”。
一系列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陸續開工,彰顯著市場化發展迸發出的動力與活力。
2006年12月,青島海灣大橋開工;2009年11月,臨沂至棗莊高速公路開工;2010年6月,煙臺至海陽高速公路開工……
風雨多經人未老,關山初度路猶長。新時代,山東全面加快現代化強省建設。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強強聯合重組后,實現“聚變”效應,交通基礎設施運營管理主業保持全國行業領先,取得國檢“隧道全國第一、橋梁全國第二”的歷史最好成績。建成世界最大規模八車道公路隧道群、我國目前一次性改擴建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等一批叫得響、立得住的重大工程,全面重塑“山東的路”“山東的橋”“山東的隧”品牌。
“十四五”期間,集團將新建、續建高速公路3200多公里、項目總投資5000多億元,是原來兩家企業“十三五”期間建設總里程的1.6倍、總投資的2.6倍。根據交通運輸部相關研究,這些投資預計可以拉動GDP增長8000億元左右,拉動相關產業1.8萬億元左右。
一流的高速公路,不只是建得快、建得好,更在于管理強、服務優。山東高速深諳這一道理,在服務區改造提升、ETC推廣、道路精準養護等領域持續發力,強化革新。
如今,駕乘人員到了山東高速所轄的服務區內,會感到更加整潔、衛生、舒適,這得益于山東高速已經完成139對服務區的提升改造,軟硬件全面升級。在收費站,排長隊的現象愈發少見,這得益于山東高速對所有收費站進行ETC改造,ETC發行量全國第一,進出收費站的效率大幅提升。收費人員、工作人員禮貌得體的服務讓人如沐春風,這得益于山東高速在全國同行業率先出臺運營管理服務標準規范,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在山東高速人的拼搏努力下,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7400公里,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融合發展 構建多極產業格局
近年來,山東高速施工業務板塊蓬勃發展,2020年為集團貢獻營收398億元,成為疫情影響下,支撐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勃勃生機,發軔于17年前播下的一粒種子。
2004年12月,省國資委、省交通廳批準山東省路橋集團成為山東高速集團控股子公司。此舉意圖十分明顯,彼時山東高速尚以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為主業,路橋集團則早已深耕工程施工領域數十年,兩者優勢互補,勢必會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事實證明,產業協同的確蘊藏著巨大能量。在青島膠州灣跨海大橋等項目建設中,善打硬仗的山東高速路橋集團成為攻堅克難的主力軍。他們通過科技攻關,打破國外設備壟斷,突破關鍵技術,有力保證了山東高速投資建設的路、橋、隧工程質量。借山東高速“走出去”之力,路橋集團建設足跡不僅遍布全國各地,也擴展到海外十余個國家。2013年,路橋集團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實現華麗轉身。
對路橋集團的成功整合,只是山東高速在重組整合之路上邁出的第一步。20年來,在延長產業鏈、構建多級產業體系的道路上,山東高速一直步履堅定。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之一就是重組。
2008年堪稱山東高速的重組整合年。從4月8日獲批重組齊魯建設集團開始,僅用9個月時間,就重組整合了山東省地方鐵路局、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山東省農村經濟開發投資公司等4家公司,產業版圖迅速擴張。隨后幾年的企業整合、重組、新設依然保持了較快速度,山東高速在高速公路、鐵路、港口、金融等領域的產業布局基本成形。
整合后的產業板塊成為山東高速新的經濟增長極。自2008年重組中國山東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以來,13年間,國際業務實現由原來國際工程承包“一枝獨秀”,到交通基礎設施的設計、投資、建設、運營,交通材料、金融投資等板塊的“多點開花”、協同出海的新跨越。新簽合同額從2008年的7368萬美元躍升到2020年的9.4億美元,增長近12倍。相繼在亞洲、非洲、拉美的100個國家和地區實施了180多個大型國際承包工程和民生項目,累計合同額達345億元。
同時,山東高速進一步明晰主責主業,推動產業布局持續優化。
依托高速公路產業鏈優勢,工程施工、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金融等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以新能源為例,如今車輛行至濟南東、濰坊西、淄博等服務區內,既可加油,還能充電,這些服務區也在加快推進加氣站、加氫站建設工作,這是山東高速建設的“五位一體”綜合能源試驗點,正在探索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方向。不久的將來,山東高速還將把濟青高速打造成全國首條氫能高速走廊。
2020年10月,山東高速控股的威海市商業銀行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2500億元資產實現證券化,這是當年境內成功上市的唯一一家城商行。至此,山東高速擁有的上市企業增至5家。
圍繞科技、綠色、智能理念,信息、現代物流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山東高速建成我國測試里程最長、場景最豐富、環境最真實的智能網聯高速公路封閉測試基地,正在積極開展車路協同、無人駕駛等領域前沿科技研究。以ETC為依托,山東高速將為車輛用戶提供數據科技、互聯網加油、智慧停車、智能洗車等涉車綜合服務,引領智慧交通未來新業態。
如果說之前的重組讓山東高速在構建多極產業格局之路上走得更快,而2020年7月13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山東高速與齊魯交通的聯合重組,則是整合全省高速公路資源、優化產業資源配置的集中體現。
經過聯合重組,山東高速資產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作為全省交通龍頭企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高速公路建設、運營等眾多領域取得行業領先地位,規劃設計、監理咨詢等產業鏈條得到有效補充和強化,產業集聚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全國交通行業的頭部企業,初步實現“1+1>2”的耦合效果。
從“一路獨秀”到“多極支撐”,如今的山東高速產業版圖已經延伸拓展到11個產業領域,初步形成以“大交通”為基礎、極富活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工程施工、物流、金融等板塊實力進一步壯大,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等板塊異軍突起,集團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這無疑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創新 刀刃向內自我革命
作為一家因改革而生的企業,山東高速從誕生之日起,基因里就蘊含著“改革”二字。
改革,應當朝向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應該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提升企業效益、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山東高速對此有著清醒認識。
山東高速成立之初,管理體制、工作作風、服務意識等諸多方面存在著與企業經營不相適應之處。
2006年4月,山東高速進行了一次“扁平化”管理改革。裁撤魯東、魯西、魯南3個分公司機關,變三級管理為兩級管理,變三級核算為兩級核算。僅此一“變”,每年管理費就可節省3200多萬元。
從不足著手,向困難沖鋒。山東高速的改革,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
在成立后的第一個10年,改革的重點是著力推動集團由行政性管理向高效能、市場化管理轉變。通過實施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最大程度激發干部職工活力和創造力。建立精細化管理體系,每一項業務都有明確的操作規定和考核標準。
經過一系列“組合拳”,強化服務、提升效益、加強創新等市場化理念在集團干部職工心中扎根發芽,為今后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時期,山東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倒計時”改革攻堅全面啟動。以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發展質量、增強企業活力為目標,山東高速也開啟了新一輪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增強企業活力、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山東高速將二級及以下具備條件的企業全部納入混改計劃,精心挑選戰略投資者,成功引進中遠海運、中國建筑、金溢科技等優秀戰投,獲得了資金、技術、管理、市場、人才等核心資源。信聯科技、旗幟信息等公司通過員工持股試點,讓員工利益與公司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員工工作和創業熱情得到有效激發,試點兩年來均保持快速發展。
目前,山東高速已提前一年完成省國資委下達的任務目標,納入省國資委混改計劃的36戶企業已完成31戶,完成比例86.1%。
在三項制度改革、非主業清理、岀僵治虧、資產證券化等改革中,山東高速同樣走在省屬企業前列。
將“下”作為三項制度改革中人事制度改革的突破點。集團黨委管理的領導人員末等調整、不勝任退出53人。全員績效考核、薪酬與考核掛鉤覆蓋率均達到100%,不同二級單位負責人薪酬差距達到6倍。目前,“三能”常態化機制初步形成,動力變革蹚出新路子。
堅持“一企一策”,完成28戶非主業企業清理和全部10戶“僵尸企業”處置。
通過推動首發上市、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再融資等舉措,資產證券化率達到66.4%。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圍繞人才、科研機制的改革也被擺到了山東高速發展的核心位置。在搭建“創新中心—創新分中心—科研平臺”三級創新體系的基礎上,今年4月20日,山東高速又成立創新研究院,帶動集團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6月29日,人才發展院成立,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原動力。
科技研發投入實現跨越式增長,2020年全年投入12.48億元,而今年1—7月份就達13.46億元,是“十三五”初期全年的20余倍。
勇于擔當 踐行國企責任使命
履行社會責任,是國有企業與生俱來的職責使命。
今年6月30日,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合作意向書在青島簽署。這只總規模1000億元的基金,由山東高速聯合青島及膠東各市發起設立,首期規模100億元。主要投向膠東經濟圈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升級改造項目,加快推進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建設,為我省“一群兩心三圈”格局構建貢獻力量。
這已經是“十三五”以來,山東高速集團在新舊動能轉換、基礎設施領域牽頭設立的第6只基金,而“十三五”期間設立的5只基金預計募集規模205億元。這些基金,為山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及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回顧山東高速20年發展史,國企使命擔當始終貫穿其中。
在高速公路建設任務繁重、自身建設資金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從2008年至今,山東高速為山東鐵投、山東港口、泰山保險等企業出資327億元,為山東國企發展貢獻了“山高力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打贏脫貧攻堅戰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山東高速把扶貧脫貧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與企業發展一體考慮,早在2012年,就開始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8年來,集團累計投入1.15億元扶貧資金,幫包21個貧困村,幫助1068戶3421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目標。
在今年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山東高速“第一書記”團隊獲評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成為山東省屬企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團隊。
忠誠奉獻,要有矢志不渝的堅持,也要有使命必達的勇毅。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2018年10月,山東高速開始統籌運營中歐班列(齊魯號),目前累計開行3710列,運營線路50條,可直達22個國家52個城市,初步搭建起東連日韓、西達歐亞的海鐵聯運國際物流大通道。2021年1—7月,實現進出口貨值約96億元,同比增長33%,為我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提供了交通支撐。
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山東高速迅速行動,在收費站和服務區設立防疫檢測點437個,無償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為防疫工作提供充足物資保障。設置綠色通道630條,確保抗疫物資和醫患人員優先快速通行。積極落實減費讓利政策,累計減免通行費98億元、房租近2億元,為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63億元,幫助他們在疫情期間渡過難關。集團及廣大員工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總額超過2500萬元。
20年披荊斬棘,20年砥礪前行。山東高速集團攜夢想前進,與時代同行,在實干中不斷創造歷史,在奮進中續寫嶄新輝煌,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國有企業發展壯大之路。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航向已定,航程已啟,山東高速集團將以“基礎設施主力軍、新興產業開拓者、強省突破助推人、美好生活筑夢師”為使命,以塑造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現代化、專業化、生態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努力把集團公司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
開啟新征程的山東高速,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拼勁,一棒接著一棒跑,一茬接著一茬干,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地堅持苦干實干,永遠用奮斗定義自己,推動紅色、創新、質量、卓越、活力、文化“六型山高”建設,為交通強國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相關媒體鏈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210826/Articel07002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