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山東高速:“大安全”筑牢風險隱患“防火墻”
2020-04-20□ 本報記者 吳榮欣
對于大型交通企業而言,防風險除隱患是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難題。山東高速集團堅持“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工作思路,以全員參與為突破口,以考核獎懲為抓手,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構建“大安全”管理體系,讓風險隱患無處遁形。
構建“大安全”管理體系
山東高速集團立足經營管理實際,率先提出構建大型交通企業的“大安全”管理體系,將生產安全、運營安全、工程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領域一體化納入安全管理范疇。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三個必須”原則,組織各單位各部門制定完善各領域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全員安全崗位職責,將“大安全”責任落實到崗、到人。
以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為契機,全面梳理各領域風險隱患,制定并及時更新“風險隱患庫”,將風險、隱患“一鍋端”,做到風險防控與隱患排查的一體推進,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僅3月份,就在“風險隱患庫”更新了1036項內容。
制定《安全生產舉報獎懲辦法》,對于積極排查風險隱患的個人進行物質獎勵;修訂《安全生產管理考核標準》,將各單位落實全員防風險除隱患情況納入考核,激發防風險除隱患內生動力。
緊抓“信息化”管理手段
山東高速集團持續強化科技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大安全”管理體系下防風險、除隱患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開發應用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實現風險隱患排查工作的智能提醒,避免因人員疏忽造成的安全管理缺失和漏洞;構建路域全程監控系統、橋梁健康監測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實現對重點領域、區域的實時監控,提升風險管控水平。
在省國資系統內率先創新開發并使用安全隱患“隨手拍”APP,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優勢,結合GPS定位技術,及時發現并準確定位風險隱患。在集團范圍內,發動全員排查隱患,員工通過“隨手拍”拍照上傳一處風險隱患,平均只需10秒鐘;通過系統的確認和監督功能,相關單位完成一處整改工作,平均不到24小時。今年3月份,各單位使用“隨手拍”APP排查、舉報安全隱患1100多個,均已按時完成整改,大大提升風險隱患排查治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在高風險行業領域大力推廣機械化、自動化。在交通運輸領域探索實施“4G監控+主動防御”車輛動態監控系統,提高駕駛員安全駕駛意識,強化車輛動態安全運行;在物業消防領域創新應用“限時充電+煙感報警+遠程監控”消防管理系統,切實做到風險隱患的“源頭管控”。
夯實防風險除隱患行為基礎
組織編制2370份《崗位安全說明書》,全面梳理各崗位安全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措施,強化全體員工識別風險隱患和自我保護能力,提升防風險、除隱患針對性。
發揮集團工會組織體系健全和聯系職工緊密的優勢,及時宣傳表彰先進事跡,以先進事跡鼓舞激勵職工,營造全員防風險除隱患的良好氛圍。1—3月,各單位已組織42次安全宣傳落實活動,覆蓋員工12000余人次。
在省國資系統內率先提出“安全內訓師”培養模式,通過推薦—培訓—試講—選拔—聘任方式,從各領域業務骨干中擇優選拔培養146名安全內部講師,建立起覆蓋集團各業務領域的安全培訓師資隊伍和安全專家隊伍,通過“自己人講身邊安全”形式,全面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和防風險除隱患能力。2019年共組織101次安全講師巡講,覆蓋員工30000余人次。
在“大安全”管理體系下,山東高速集團掀起一波全員防風險除隱患浪潮,筑起一座牢不可破的安全“防火墻”,既有效保證企業健康、穩定、高質量發展,也為大型交通企業開展規范化、標準化防風險除隱患工作提供有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