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山東高速發揮國企作用加快交通建設
2016-11-30□記者 高翔 吳榮欣 報道
本報濟南訊 “山東高速集團將繼續在省內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經濟效益第二’,不辱使命,不負重托,深入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山東發展。”11月28日,山東高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亮在省國資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山東高速集團投資經營領域相繼涉及國內22個省份和海外106個國家和地區,用多種經營和“短、平、快”的項目效益彌補高速公路、高鐵等長線投資的不足,實現了跨越發展,集團注冊資本由成立之初5億元增至200億元,增長了39倍;經營收入由21億元增至502億元,增長了22倍;利潤總額由0.8億元增至50億元,增長了61倍;資產規模由60億元增至5000億元,增長了82倍;利潤總額、資產規模均占省管企業1/4,居省管企業第一,資產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同行業第一,增利額居省管企業第一和全國省管企業第18位,在省管企業中唯一一家獲省政府特別獎勵一等獎。
山東高速集團勇于承擔政府指令性項目,做我省“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投資、建設、經營的主力軍。該集團成立至今,共在我省內投資基礎設施資金2610.4億元,建設高速公路和鐵路42條。在鐵路建設方面:已建成6條、在建5條、擬建9條,共計20條。其中,集團控股建設的全長308公里、投資額600億元的濟青高鐵,是我國第一條地方控股的國家干線鐵路項目,被譽為“山東快速鐵路網的脊梁骨”,目前已完成投資196.6億元,占總投資32.8%,工程進度明顯快于原定工期,確保2018年建成通車。控股建設的總長494公里、總投資750億元的魯南高鐵是我省一次性投資數額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將于下個月開工建設。控股的龍煙鐵路預計明年建成通車,參股的石濟客專、青連、黃大鐵路預計2018年建成通車。在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已建成10條、在建7條、擬建5條,共計22條。其中,集團投資100億元建設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榮獲了有“世界橋梁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喬治·理查德森獎”。7條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都按進度趕超完成,今年預計完成投資180億元,是原投資計劃的117%,將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前實現建成通車。5條擬建高速公路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將于下個月開工建設。
山東高速集團承擔的這些項目投資大、周期長、回報慢,高速公路大都是斷頭路、省際邊界路和招標流標的路,有的25年收費期滿也無法收回投資。但是,該集團始終承擔國有獨資企業的義務,義不容辭,不計代價,不講條件,克服融資困難,保證完成省委、省政府交給的任務,按期、按質建成通車。按照統計部門“每投資高速公路、高速鐵路1億元,可分別帶動GDP增加平均值1.5億元、2.1億元”測算,該集團承擔的這些項目可拉動我省GDP增長5100多億元。
緊緊依靠資本運作,山東高速集團成功克服融資難題,確保資金到位。在全國首家實施“入股施工一體化”模式,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由資質高、信譽好、實力強的施工單位中標并出資入股,引進中國建筑等央企入股資金214.9億元;抓住央企“有資金、缺項目”的商機,經省政府批準向中國葛洲壩集團轉讓濟南至泰安、巨野至單縣、棗莊至菏澤3條高速公路資產和經營權,引進資金364億元,是我省高速公路招商引資最大成果;利用集團控股的山東高速和山東路橋2家上市公司,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向增發共募集資金100億元,專項用于省內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相關媒體鏈接:http://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61129/Articel11004M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