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山東高速路網取土2829畝未占一畝農田
2012-11-26□ 本報記者 吳榮欣 袁 濤
以高速公路為主框架的交通基礎設施,是展現山東形象的重要標志之一。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山東路”品牌在全國范圍內叫響。
11月22日,“山東路”再發兩條新枝,作為我省規劃的“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中“一橫”和“一連”的重要路段,由山東高速集團建設、運營的臨沂至棗莊高速公路和煙臺至海陽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再度刷新,增加88.6公里和80.4公里,達到4709公里,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今年年底前,青州至臨沭、東平至濟寧高速公路有望建成通車,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5000公里,迎來我省高速公路發展的新的里程碑。根據規劃,到2016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6000公里,基本建成“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高速公路覆蓋95%以上的縣市區。
臨沂人坐高鐵方便了
棗莊市山東王晁煤電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電力、化工、機械制造、生物科技等業務為主的企業,董事長苗傳華表示,以前,企業運送貨物至日照港,要先走京臺高速,再轉到日東高速,最后到日照港。臨沂至棗莊高速公路開通后,車輛可以直接上臨棗高速了。他期待,臨棗高速繼續東延,打通到嵐山港的高速公路,“我們棗莊的產品走嵐山港出海就更快了”。
事實上,嵐山至臨沂高速公路已經簽署投資協議。記者在臨棗高速上看到,由西向東高速公路一側的指示牌上,都預留了到嵐山的公里數標牌。嵐山至臨沂高速公路建成后,與臨沂至棗莊高速公路連為一體,將打通棗莊、臨沂企業最近的入海通道。
“臨棗高速公路一通,臨沂人坐高鐵就方便了,等于臨沂也有高鐵了。”省臨棗項目辦綜合處副處長閆宗偉告訴記者,臨棗高速公路與京滬高鐵在棗莊新城區十字交匯,臨棗高速通車后,臨沂市民到京滬高鐵棗莊站乘坐高鐵,僅有40多分鐘的車程,無疑拉近了臨沂市民和高鐵的距離。
常去臺兒莊的司機王衍河說,這幾年臺兒莊旅游火了起來,駕車到臺兒莊,以前都是從京臺高速薛城收費站下,然后走普通道路去臺兒莊。現在從京臺高速轉到臨棗高速,在嶧城東收費站下高速,再走20公里棗臺路就到臺兒莊了。不僅能節約30分鐘時間,行車舒適度也提高了。
而煙臺至海陽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不僅使煙臺至海陽的行車距離縮短了17公里,所需時間縮短了30分鐘,還形成了煙臺到青島的第三條公路通道,進一步拉近了煙臺、青島的時空距離。
山東高速集團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姜振亭表示,臨棗和煙海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將為沿線乃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發揮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煙海高速公路參建單位晝夜奮戰,完成了亞沙會前具備通車條件的目標,為亞沙會提供了重要交通保障。9月6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棗莊市臺兒莊古城開幕,臨棗高速臺兒莊至京臺高速段提前鋪通,供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免費使用。
技術成熟 理念升級
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在臨棗、煙海高速公路施工中,山東高速人的建設理念也更加升級。
在臨棗高速嶧城區路段,閆宗偉指著路基邊坡上一片突出的巖石向記者介紹,按原來的施工方法,這樣的大石塊肯定要按照邊坡坡度清理掉。但在這條路的施工中,像這樣鼓出來的巖石,“只要穩定,就不要動它,盡量保持原樣”。有的地方凹下去就讓它凹下去,不再刻意修補,就是讓它隨坡就勢,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臨棗高速公路地處魯南低山丘陵和沖積平原交錯地帶,項目區周邊大都是基本農田。高速公路路基填筑需要大量取土,原設計取土場絕大多數是基本農田。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遺留的取土場往往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擋路石,需要花大力氣去恢復,也與國家土地政策沖突。為此,省臨棗項目辦更改了取土場設計,重新選用的土場全部是山嶺、薄地。
臨棗高速一側的高架子村,有個小山頭,山上沒有樹,也種不了莊稼,與村里商議后,第六合同段將之設為取土場,共取土100余萬立方米。取土后,高約20米的山頭被完全削平,施工單位隨后對土地進行整理。通過取土,高架子村增加了收入,還新增了可耕土地。
臨棗高速公路附近有不少鐵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礦渣,不僅堆放占地,而且隨風飄散污染環境。施工人員對礦渣進行檢測、化驗、實驗后,將其用作路基填料,實現了變廢為寶。
據介紹,整個臨棗高速項目共征用取土場2829畝,未占用一畝基本農田。而且,使用山嶺薄地土方、礦渣與征用農田土方相比,每立方米單價要低1.5元,整條路共可節約成本848萬元。
延伸高速公路產業鏈
在做好大交通主業的同時,山東高速集團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向世界500強企業邁進。
目前,山東高速集團擁有山東高速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高速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上市公司;運營管理1900公里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地方鐵路482公里,在建743公里,并代表省政府承擔了新建、改建3800公里鐵路的任務;投資、建設、經營、管理的山東高速膠州灣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是我國惟一上榜“福布斯”評選的“全球最棒橋梁”,擦亮了“山東橋”品牌。
山東高速集團還出資50億元成立山東高速物流集團,推進供應鏈金融平臺搭建、“高速標準箱”創新、大宗貿易運作等項目,顯示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啟動了海南洋浦200萬噸重交瀝青項目、重慶涪陵瀝青儲備庫項目,延伸制造板塊產業鏈;深化與美國海瑞集團合作,生產世界品牌實力的巖瀝青、防水材料等建材產品;進軍地產業,完成土地儲備35000多畝,開發地產項目16個;進行玄武巖礦、鋅錫礦、LNG清潔燃氣等項目運作;推進重組、收購國內外銅礦、金礦等稀缺資源。
相關鏈接: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211/t20121123_7727156.htm